昨天微博热搜和百度热搜推荐了一则新闻,看着有点闹心。
今天,我们姑且不谈这则新闻的真实性与否,因为大家的身边也会有类似的事情在发生着。
一对靠低保生活的夫妻,生下二胎,以自己没有能力抚养为由要求22岁的大女儿抚养二胎儿子,大女儿不同意,父母就将其告上了法庭,并且父母还胜诉了。
看到这里,你的心里是不是和我一样有很多疑惑:这对父母既然没有能力抚养,为何非要生下二胎呢?为什么一定要丢给大女儿养呢?
22岁的大女儿也是刚刚参加工作,并且在大女儿的大学期间,是没有用过家里的钱,靠的是自己勤工俭学,完成的学业。现在好不容易要工作挣钱了,可还要“扶养”自己的弟弟。
在这里,向大家科普一下:抚养、扶养、赡养三者之间的区别:
「抚养」----指长辈养育晚辈,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
「扶养」----指的是对社会关系中的“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法律意义上的扶养指的是亲属间的抚养。从广义上来说,其泛指特定亲属以及夫妻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狭义上的扶养专指平辈亲属以及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权利义务关系(简单的来理解是指平辈之间的互相帮助,给予物质和行动的支持。比如昨天的新闻里姐姐“扶养”二胎弟弟);
赡养--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对于这对靠低保生活的父母来说,没能明白为何非要生下二胎。生下了却说自己没能力抚养,想着直接丢给大女儿来扶养,这么做确实有点不太公平了吧。
去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如下图:

虽然法律这么定义了,但生二胎与否是父母的决定,为何要让姐姐来承担扶养的责任?姐姐为何要为并不是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去承担这么多?
这么说,可能会让你觉得缺少了人情味,但这个故事中的姐姐的人生也才刚刚开始啊,刚刚走出校园,想想她未来一二十年的工作、学习、婚姻是不是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呢?
且不说远的吧,扶养费这一点,会带给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的姐姐很大一笔开销,据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按常住地分为:城镇居民:28063元;农村居民:13328元。
按照城镇水平计算,这个姐姐每个月要拿出2338.58元,按照农村水平计算,每个月是1110.67元。刚开始工作的姐姐,拿出这笔钱,应该也不太容易,而且这也是按照全国平均水平来计算的(实际的费用会根据父母生活的地域来决定,可能会高些,也可能会少些)。
可能在这里很多人都会说,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再怎么样也不能抹去血缘关系。毕竟在我们的思想观念里「血浓于水」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这么将一个两岁的小朋友甩给22岁对未来充满一切梦想的姐姐来说,就是理所应当的吗?
其实,在此之前,我们身边也有着很多与生二胎相关的事件,也有很多一胎的哥哥或者姐姐选择了比较极端的方式,与父母对抗到底,很多小哥哥、小姐姐的生命永远的定格于花季年龄。仔细想一想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应该也会很难过,但为什么不再事情发生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呢?毕竟方法总比困难多。
其实,在很多父母眼里,不管你成长到多少岁,他总是会把你当成一个小孩子看待,并不会把你当成与他一样拥有独立人格的大人看待。所以关于是否生二胎的相关事宜,他也会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大人之间的事情,小孩子不用插嘴。
我在一篇公众号里,也看到了类似的话题,特地去天涯找到了与之相关类似的帖子。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几年前天涯论坛的帖子,附上链接: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4533947-1.shtml 。
与之相关的:《奇葩说》第六集中有一期的辩题是“生二胎必须经过老大同意吗?”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在这里我就不剧透啦。